《互联网:一部概念史》之第六章“搜索引擎”(下)

465

终于该轮到雅虎出场了。雅虎是由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博士生杨致远(Jerry Yang)和大卫·费罗(David Filo)在一辆拖车内的简陋办公室里联合创办的。

1994年的1月,两个原本不学网络的人,因为对互联网有着非比寻常的兴趣,他们趁着教授去学术休假一年的间隙,悄悄放下手上的研究工作,开始为互联网做一个分类整理和查询网站的软件,这就是后来的雅虎。开始时,他们各自独立地建立自己的网页,只是偶尔对彼此的内容感兴趣才互相参考,渐渐地他们搜集、链接的信息越来越广,两人的网页也干脆合并在一起,统称为“杰瑞万维网向导”(Jerry’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)。

随着搜集的网站越来越多,两人就需要不断地整理、分类。一旦每个目录容不下时,再细分成各类子目录,这种信息分类方式至今仍是雅虎的核心传统。不久后,他们把这个网上检索工具放在斯坦福大学校园网上开放免费使用,此举招来了许多用户。到了1994年冬,两人就差不多忙得连吃饭、睡觉都成了奢侈,学业也不得不扔在一边。他们开始着手网站的商业化运营。

另一方面,用户们发现通过雅虎可以找到自己要去的网站或者有用的信息。这样,人们在上网时,习惯性地先去雅虎,再从雅虎进入别的网站。这样,门户网站的雏形就形成了,雅虎的流量像火箭一样嗖嗖地往上窜。网景公司发现这个现象后,便来找雅虎合作,网景公司在自己的浏览器上加了一个连到雅虎的图标,这样,雅虎的流量增长得就更快了。很快,斯坦福大学服务器和网络因为承受不了日益呈几何级增长的流量,只好请杨致远和大卫·费罗把雅虎搬走,这时,网景公司送了雅虎一个服务器,雅虎公司就正式成立了,这已经是1995年3月的事了,公司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森尼韦尔市。

至于公司取名雅虎,跟我们后面提到的杰夫·贝佐斯创建亚马逊(Amazon)时翻阅词典、搜肠刮肚找灵感的典故如出一辙。1995年的一个夜晚,杨致远和费罗翻着韦氏词典,为他们的网站想一个名字。其中“Ya”取自杨致远的姓,他们曾设想过Yauld、Yammer、Yardage、Yang、Yapok、Yardbird、Yataghan、Yawn、Yaxis等一系列名称,突然间,他们想到了Yahoo这个字母组合,然后迅速翻开手边的韦氏英语词典,发现此词出自斯威夫特的《格列佛游记》,指一种粗俗、低级的人形动物,它具有人的种种恶习。

老实讲,Yahoo这个词不太文雅,但两人一琢磨,贬义褒用,反其义而用之也未尝不可。杨致远和大卫·费罗不就是在互联网一种蒙昧的、摸索的状态下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吗?而且互联网上,每个人都是平等的,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,就这样,两人决定用Yahoo这个词。当然, 为了稍作区别,他们在单词后面加了一个感叹号,这便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全球知名的蓝色商标——Yahoo!

其实在雅虎刚诞生之时,搜索领域已经有许多竞争者,比如说WebCrawler、Lycos、Excite、Infoseek等,但实际上,到1994年年底时,雅虎已经成为搜索引擎的领导者。为什么,雅虎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,遥遥领先呢?归根到底,有三个原因。

第一,雅虎的信息排列是一个分类的层次组织,最顶层有14大类:商业、经济、娱乐、电脑科技等,每大类下面有子类,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一直检索到最底层。雅虎覆盖的范围很广,底层约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个独立站点。雅虎的分类层次完全是由杨致远和大卫手工完成的,检索站点是用户寻找网上信息最直接和最方便的途径。相比较而言,像WebCrawler、Lycos这些搜索站点靠软件自动搜索,范围虽然广泛,但不准确。如果说它们是机器生产的流水线产物,雅虎则更像是手工制品,精心制作、搜索准确,用户体验相对上乘。

第二,雅虎一开始就采取了开放、免费的商业策略。它的搜索引擎和网站目录向全世界开放,无条件地为全世界的网页建立索引,后来还向用户提供免费的电子邮件业务。这里要做一个背景补充。雅虎还在斯坦福大学实验室里酝酿时,美国在线(AOL)已经开始发展它的付费拨号用户了,它像收电话费一样,每月二十美元外加一些其他杂费,而且使用还极为不便(直到2002年,美国在线采用了谷歌公司的搜索引擎,这一弊端才得以解决)。开放和免费的商业策略,使雅虎流量呈几何级数增长。

第三,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是一位技术和商业兼修的人才,他很快想到了通过为大公司做广告挣钱的好办法。但杨致远也知道,要吸引广告主,必须像办报纸、杂志一样把内容经营好。要知道在美国,报纸的订阅收入只占其收入的小头,广告收入是大头,有些报纸甚至是免费的。杨致远照搬了报纸等传统媒体广告的商业模型,即免费服务,然后用广告收入养活自己并发展。如果发行量在报业最重要,那么换到互联网上,就变成了网站的流量,把网站流量做上去成了雅虎的首要目标。然而,要想让网站的流量提高,关键是要有好的内容,能吸引用户。雅虎在很长时间里就是这样做的,它一心一意地把自己办成互联网上最好的媒体,外界也一直以一个媒体公司看待雅虎,这显然是一条正确的道路。随着流量的增长,雅虎的营业额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。

最终,从公司成立到纳斯达克挂牌上市,雅虎只用了一年时间,当天股价从13美元暴涨到33美元。各大媒体争先报道雅虎上市的盛况,雅虎顿时成为互联网第一品牌。而杨致远和费罗也双双进入亿万富翁的行列,值得注意的是,杨致远同时还成为了最年轻的美国华人首富,被尊称为“雅虎酋长”。

雅虎之后,在搜索引擎发展史上,还相继出现过一系列搜索引擎,如Metacrawler、HotBot、Northernlight、AltaVista等,并带出了诸如元搜索引擎(A Meta Search Engine Roundup,用户只需提交一次搜索请求,由元搜索引擎负责转换处理后提交给多个预先选定的独立搜索引擎,并将各独立搜索引擎返回的所有查询结果,集中起来处理后再返回给用户)、支持高级搜索语法(如AND、OR、NOT等)概念,但它们大多雄心勃勃地登场,最终意兴阑珊地落幕,结局要么是自行关闭,要么是被其他更强劲的公司收购。它们根本无力抗衡已实现赢利,并清楚地知道用门户网站思路来经营的雅虎。

这一切直到谷歌的出现,搜索引擎的江湖格局才得以改变。尽管现在人们一提到搜索首先想起的是谷歌,但别忘了,当时确实是雅虎在搜索引擎的道路上先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并且一度如日中天。

回顾谷歌的创业故事,说它是雅虎的翻版也毫不为过。与杨致远和大卫·费罗两人创办了雅虎一样,谷歌是由拉里·佩奇(Larry Page)和谢尔盖·布林(Sergey Brin)两个搭档创办的;这四个人创业时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学生,确切地讲,拉里·佩奇和谢尔盖·布林当时还是博士研究生;他们创业的初衷近乎一样,用美国《商业内幕》(Business Insider)杂志的话来说,“可以下载整个互联网,查看不同页面上的链接,进而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查看全世界的信息”。

让我们把时间倒退到1995年的夏天。当时布林还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研究生二年级学生。而拉里·佩奇刚从密歇根大学毕业,他去参观斯坦福大学,以便决定去哪个研究生院深造,担任向导的正是布林。

老实讲,刚见面时,两个人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并不太好,他们互相觉得对方自大、讨厌。两个人的性格也截然不同,布林喜欢社交,而佩奇则沉默寡言。后来佩奇进入斯坦福大学后,师从特里·温诺戈里德(Terry Winograd)教授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。至于这个选择,多半是因为佩奇的父母都是计算机老师,他从小耳闻目染,之前学的也是计算机工程专业。

佩奇对万维网的复杂结构非常感兴趣,他认为万维网里面隐藏了太多有用的信息,然而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则是一个难题。经导师温诺戈里德教授的同意,佩奇开始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。在科研过程中,佩奇发现从一个网页链接到另外一个网页非常简单,然而要想从一个网页逆着链接回去却不是件易事。换句话说,当你在浏览一个网页时,你并不知道有哪些网页可以链接到这个网页。佩奇意识到如果能得到这些信息,将有可能给搜索引擎算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。

在具体研究如评估网页价值时,佩奇参考了学术论文引用率的评价体系,也就是说,认定一个页面的价值高低,不仅要看其主页的内容,还要看它被链接(援引)的其他网页。有了这个想法,佩奇建立了一个实验用的搜索引擎取名“BackRub”。在建立之初,BackRub只是对1000万份网页进行分析,然而这1000万份网页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,早就超出了一般博士课题的研究范围,也不是佩奇一人之力能完成的。

由于代码编写异常复杂,佩奇亟需别人的帮助,这时同班同学布林加入到了团队。布林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犹太家庭,重视教育是犹太民族的天性,也在这个家庭中得到充分展现。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数学教授,父亲迈克尔·布林曾经在前苏联的计划委员会就职。1979年,布林6岁那年一家举家移民美国。父亲在马里兰大学数学系任教,母亲恩古尼亚是美国宇航局(NASA)的一名专家。受家庭的影响,布林在数学方面拥有惊人的天赋,算法研究是他的强项。

于是两人共同开发了一套网页评级系统,该系统的原理是:当从A页面链接到B页面,系统就认定为A页面给B页面投了票,根据投票来源(甚至来源的来源,即链接到A页面的页面)和投票目标的等级来决定新的等级。简单的说,一个高等级的页面可以使其他低等级页面的等级提升。两人把这个算法称为PageRank,翻译过来的意思是“网页排名”或“佩奇排名”。之后,佩奇和布林又对这一系统进行了改进,将网页级别与完善的文本匹配技术结合在一起,使它日趋完善。此时的BackRub已经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搜索引擎,搜索效果远远好于那些只采用文本匹配技术的搜索引擎。而且由于pagerank是根据网页链接来工作的,因此网页数量越多,搜索效果越好,这一点与其他搜索引擎恰恰相反。

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BackRub搜索引擎,佩奇和布林意识到了BackRub的价值,但正当两人兴致勃勃地准备出售BackRub时,当时各大门户网站对他们的这项技术非常冷漠,无奈之下他们决定自己干。类似的阴差阳错、失之交臂,在互联网商业的发展过程中屡次上演,以后我们也会经常看到。但这一次,佩奇、布林的遭拒经历以及日后缔造的谷歌传奇,恰恰印证了时下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:今天对我爱搭不理,明天让你高攀不起。

1998年9月,两人在斯坦福攻读博士期间休学,并在加州郊区租了一处简陋的车库用来创建公司;与此同时,项目名称“BackRub”也被抛弃,转而使用“Google”一词,后者来源于数学词汇“googol”,表示10的一百次方。佩奇和布林认为比较符合公司的定位,寓意谷歌强大的搜索引擎能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。

谷歌公司创立伊始,网站能提供的唯一服务就是搜索引擎,但佩奇和布林坚信:互联网搜索引擎将改变整个世界。这一点正如后来的科技作家、《连线》杂志的编辑约翰·巴特利在《搜》一书中写道:“搜索曾经推动了网络的发展,而且现在还在继续发挥作用。是搜索造就了Google这个无疑是互联网时代最具魅力、最成功的企业之一……我相信搜索的概念比任何一家公司都重要,而且搜索对文化的影响也惊人深远。”不过刚开始,佩奇和布林两人对商业计划一无所知,所拥有的仅仅是自己的聪明才智、四台电脑以及第一笔投资10万美元——这笔钱来自斯坦福大学校友、Sun公司联合创始人的安迪·贝克托斯海姆(Andy Bechtolsheim)。

随后几年,谷歌公司的发展速度同其搜索引擎能索引的页面数一样,增速惊人。到了2001年,短短几年间,谷歌搜索引擎支持的语言就增加至25种,公司还在日本东京建立了首个海外分支机构,迈出全球化的脚步。同年8月,谷歌请到前网威(Novell)公司CEO埃里克·施密特(Eric Schmidt)出任董事长,之后他又成为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,负责公司日常事务及运营。这个举动非同寻常。长者施密特以儒雅、沉稳的个人魅力对两个年轻的技术怪才进行“成人监护”,并且以自己多年来沉淀下的老练、专业的商场经验来协助他们管理好公司。正如世人看到的,在接下来几年,由佩奇、布林和施密特组成的“三驾马车”,领导着谷歌公司一路高歌猛进,快速壮大,最终于2004年9月8日在纳斯达克上市。

当前文章:Search » 《互联网:一部概念史》之第六章“搜索引擎”(下)